【12th.Apr.】Marcus理论(1992年诺贝尔奖成果)错在哪儿?
日期:2016-04-12 阅读:3833

 

TOPIC: Marcus理论(1992年诺贝尔奖成果)错在哪儿?
SPEAKER: 朱晓晴教授,杰青,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TIME:APRIL 12 (Tuesday) PM14:00 
LOCATION: Room 528, Chemistry Building A (化学A楼528演讲厅)
INVITER: Prof. Jicun Ren(任吉存教授)
 

 

报告摘要

   Marcus电子转移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Rudolph A. Marcus于1956年在Libby的电子转移思想的基础上利用连续介质理论和双球模型提出来的,主要用于描述外层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后来该理论经过Marcus及其他许多化学家的发展,也可以用于描述内层电子转移反应甚至原子核转移反应动力学。几十年来该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化学、生命化学、光化学,溶液化学等。Marcus因创建Marcus理论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由于Marcus理论预言的化学反应反转区里的反应过渡态坐标不在反应始态坐标和反应终态坐标之间,南开大学朱晓晴教授一直怀疑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的科学性,尽管Marcus理论化学反转区的预言1984年被美国两位化学家Miller和Closs通过实验观察所“证实”。为了挖出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科学性错误根源,朱晓晴教授课题组根据科学基本原理和自然逻辑规律对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的所有假设和推理过程进行了一一严格的科学考证。经过7年努力,他们于2012年终于发现了Marcus电子转移理论原则性错误根源,从而彻底否定了Marcus理论的科学性。

该报告主要内容是介绍朱晓晴教授课题组考察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科学性问题的经过和体会。

 

 

报告人简历

   朱晓晴1957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78年2月至1982年元月就读于安庆师范大学beat365并获化学教育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6年6月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物理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973)项目、国家博士点基金、天津市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共二十余项。

   自1991年在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起,朱晓晴教授25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从事有机负氢离子转移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和机理研究,开创了有机负氢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代表性的成果有:

(1)发现了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科学性错误根源(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一个取代Marcus理论的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已冠名Zhu’s equation)。

(2)发现了教课书中和文献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理论和原子转移反应中隧道效应理论错误根源,建立了一个不仅能够解释而且能够预测各种各样化学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数值的新的KIE动力学理论模型(已冠名Zhu’s KIE kinetic model)。

(3)建立了一个能够定量诊断和预测有机负氢转移反应机理、中间体和副产物等热力学分析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他们成功地诊断数万个常见的有机负氢转移反应在乙腈介质中的反应机理,并定量地预测了数万个常见的有机负氢转移反应在乙腈介质中可能生成的中间体和副产物等。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200240
电话:021-54742893
E-mail:sjtuscce@sjtu.edu.cn

官方微信平台

沪交ICP备2010917Copyright 2020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